便秘的典型症状包括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粪便干硬等。长期便秘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
1、排便次数减少
正常排便频率通常为每周3次至每日3次,若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可能提示便秘。这种情况常见于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运动量减少或肠道功能减弱的人群,排便间隔延长可能导致肠道内水分过度吸收。
2、排便困难
表现为排便时需过度用力、排便时间延长(超过10分钟)或存在排便不尽感。部分患者需通过手法辅助排便,如用手按压腹部。这种情况与盆底肌协调障碍或直肠敏感性降低有关,长期用力排便可能增加痔疮风险。
3、粪便性状改变
便秘患者的粪便多呈硬球状或块状,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中属于1-2型。干燥的粪块可能损伤肛管黏膜,引发肛裂出血,粪便表面可见鲜红色血迹。这与结肠传输速度减慢导致水分过度吸收直接相关。
日常建议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规律进行适度运动。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出现便血、体重下降等预警症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聚乙二醇或益生菌制剂,避免长期依赖刺激性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