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为什么说逆转录病毒性疾病无法根治

邬喆斌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逆转录病毒性疾病无法根治的说法主要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感染机制有关。目前认为无法彻底清除这类病毒的原因包括病毒基因整合、潜伏感染、免疫逃逸以及药物作用局限性等,需通过长期管理控制病情。

1、病毒基因整合

逆转录病毒如HIV在感染宿主细胞时,会通过逆转录酶将自身RNA转化为DNA,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这种整合后的病毒DNA成为宿主遗传物质的一部分,现有治疗手段难以在不损伤宿主细胞的前提下彻底清除整合的病毒基因。

2、潜伏感染特性

部分被感染的细胞会进入休眠状态形成病毒储存库,这些潜伏感染的细胞不表达病毒蛋白,使得抗病毒药物和免疫系统都无法识别和清除。即使长期进行抗病毒治疗,一旦停药潜伏病毒就可能重新激活。

3、免疫逃逸机制

这类病毒可通过高频变异逃避免疫监视,特别是HIV病毒包膜蛋白的快速变异使其能躲避中和抗体。同时病毒可直接感染CD4+T淋巴细胞,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核心防御能力。

4、药物作用局限

虽然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无法清除已经整合的DNA和潜伏感染的细胞。治疗需要终身服药维持,且存在药物耐药风险,任何治疗中断都可能导致病毒反弹。

对于确诊逆转录病毒感染的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联合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免疫功能。尽管目前尚不能实现根治,但规范的药物治疗可使病情长期稳定。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基因编辑、免疫疗法等新型治疗策略,未来可能为彻底治愈带来希望。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