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肝脏长期受损后的病理改变,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腹水、黄疸、乏力、皮肤瘀斑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相关表现。
1、腹水
肝硬化导致肝功能减退,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同时门静脉高压使血管内液体渗出,从而形成腹水。患者腹部膨隆,可能伴随腹胀、下肢水肿。
2、黄疸
肝脏代谢胆红素能力下降,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可能加深,粪便颜色变浅。
3、乏力
肝功能受损影响营养物质代谢,患者常出现全身倦怠、体力下降,尤其在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难以完全缓解。
4、皮肤瘀斑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凝血功能异常,轻微碰撞后可能出现皮下出血点或瘀斑,常见于四肢和躯干。
5、门静脉高压表现
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和腹壁静脉曲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可引发呕血或黑便,脾大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腹壁静脉曲张呈现“海蛇头”样外观。
若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腹胀或皮肤黄染,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日常需严格戒酒,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并遵医嘱定期复查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