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安胎等功效作用。其性寒味苦,归肺、胆、脾、大肠经,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1、清热燥湿
黄芩能清除体内湿热邪气,常用于治疗湿热导致的黄疸、腹泻、痢疾。其苦寒之性可燥湿泄热,改善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等症状,常与滑石、通草等配伍。
2、泻火解毒
本品善清肺火及上焦实热,可缓解高热烦渴、咽喉肿痛。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黄芩苷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常用于呼吸道感染治疗。
3、凉血止血
黄芩通过清热凉血功效改善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便血。常与生地黄、白茅根配伍使用,既能清热又能防止血液外溢。
4、安胎
对于胎热不安引起的胎动下血,黄芩可清热止血安胎。常与白术、当归等配伍组成安胎方剂,但需严格遵循医嘱控制用量。
使用黄芩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加重腹痛腹泻。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起胃部不适。避免与菊花、金银花等寒凉药物过量配伍,煎煮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孕妇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药材保存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