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范畴。该病以脊柱关节强直、活动受限为典型特征,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群体,发病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相关。
1、基本特征
该病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早期表现为骶髂关节炎,随着病程进展可累及腰椎、胸椎和颈椎。炎症反应会导致关节滑膜增生,逐渐形成纤维化和骨性粘连,最终造成脊柱"竹节样"改变。部分患者可能伴随髋关节、膝关节等外周关节受累。
2、病理变化
疾病本质是肌腱端炎,即韧带、肌腱在骨骼附着点的慢性炎症。持续炎症刺激会促使局部成骨细胞活化,形成异位骨赘。这些新生骨组织逐渐桥接椎体间隙,导致椎间关节活动度消失,形成特征性的脊柱强直状态。
3、常见症状
典型表现为夜间加重的下腰部钝痛,晨起时腰背僵硬感可持续1小时以上,活动后有所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胸廓扩张受限、颈椎活动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脊柱后凸畸形。约1/3患者会合并急性前葡萄膜炎等关节外表现。
该病需通过血液检测HLA-B27基因、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建议出现持续性腰背痛、晨僵超过3个月的患者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规范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等治疗手段,结合脊柱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控制炎症进展,维持关节活动功能。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脊柱负重,定期进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