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是否必须手术通常需要根据骨折类型、严重程度及是否合并神经损伤等因素综合判断。稳定性骨折或无明显神经症状时,多数可通过保守治疗恢复;若存在骨折不稳定或合并神经损伤,则需考虑手术干预。
1、稳定性骨折
若骨折未明显移位且椎体后壁完整,通常属于稳定性骨折。这类患者可通过严格卧床休息6-8周,配合佩戴腰背支具固定,多数能够逐渐愈合。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或CT观察骨折对位情况。
2、不稳定性骨折
当骨折导致椎体高度丢失超过50%、后凸畸形超过20度或存在三柱损伤时,属于不稳定性骨折。此类骨折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需通过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等手术恢复脊柱稳定性,防止继发性神经损害。
3、合并神经损伤
若骨折块突入椎管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引起下肢麻木、肌力下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紧急行椎管减压术联合脊柱融合术,以解除神经压迫并重建脊柱序列。
出现腰椎骨折后应及时至骨科就诊,通过CT三维重建和MRI检查评估骨折分型及神经损伤情况。治疗期间需避免腰部负重,防止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术后康复阶段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核心肌群锻炼,逐步恢复脊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