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测定主要用于监测炎症或感染、评估治疗效果、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以及鉴别感染类型、术后感染监测。C反应蛋白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水平变化可辅助诊断多种疾病,并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监测炎症或感染C反应蛋白由肝脏合成,当机体受到感染、创伤或发生炎症时,其水平可在数小时内迅速升高。细菌感染、肺炎、关节炎等疾病均可导致该指标上升,因此检测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急性炎症反应。
2、评估治疗效果在抗生素治疗或抗炎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能直观反映病情控制情况。若治疗后指标逐渐下降,通常提示治疗方案有效;若持续升高则需调整用药策略。
3、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可识别低水平炎症状态,这种慢性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密切相关。数值异常升高者发生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
4、鉴别感染类型细菌感染时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通常比病毒感染更明显。该特性可辅助医生区分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为选择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
5、术后感染监测外科手术后定期检测该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切口感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并发症。数值异常升高往往早于临床症状出现,具有预警价值。
检测结果需结合血常规、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异常升高者应进一步完善检查明确病因,根据诊断结果规范治疗。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解读单一指标,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