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骨症是一种由于长期过量摄入氟化物引起的慢性骨骼疾病,属于地方性氟中毒的骨骼表现。该病主要影响骨骼和牙齿,严重时可导致骨骼变形、关节活动受限甚至残疾。
氟骨症的病因与长期生活在高氟地区密切相关,如饮用高氟水或吸入燃煤污染释放的氟化物。氟进入人体后与羟基磷灰石结合,破坏骨代谢平衡,导致骨硬化、骨赘形成和韧带钙化。典型症状包括腰背及四肢关节疼痛、僵硬,严重者可能出现脊柱后凸、肢体畸形或神经压迫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氟斑牙,表现为牙齿表面黄褐色斑块。
诊断需结合患者生活地区的氟暴露史、典型临床表现以及X线检查。影像学可见骨密度增高、骨小梁粗糙、骨周钙化等特征性改变。尿氟检测可辅助判断氟暴露水平,正常尿氟浓度一般不超过1.5mg/L。
治疗以控制氟摄入为基础,包括改用低氟水源、安装除氟设备等。药物治疗常用钙剂、维生素D制剂调节骨代谢,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对于严重关节畸形或神经压迫患者,需考虑手术矫正或椎管减压。预防重点在于改善高氟地区饮水质量,加强燃煤污染治理,建议孕妇及儿童定期进行氟负荷检测。
日常应注意避免饮用高氟水,减少茶叶、海产品等富氟食物的过量摄入。出现持续性骨痛或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通过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骨密度和肾功能,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