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皮下囊肿是什么

刘琴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皮下囊肿是出现在皮肤组织下的囊性肿物,内部通常包裹液体、角质或其他物质,多为良性病变。常见类型包括表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等,可能与皮肤结构异常或外伤有关。

1、定义与形成原因

皮下囊肿是皮肤或皮下组织形成的封闭囊腔,囊壁由表皮或毛囊细胞构成。其形成多与毛囊堵塞、皮脂腺导管阻塞或外伤后表皮细胞植入有关。例如,皮脂腺囊肿因皮脂无法排出而积聚形成,表皮样囊肿则常因皮肤损伤导致表皮细胞进入深层并增殖。

2、常见类型及特征

表皮样囊肿多见于面部、颈部,触感较硬,囊内充满角质物;皮脂腺囊肿好发于头背部和躯干,内容物为灰白色豆渣样皮脂。两者通常生长缓慢,直径多在1~5厘米,表面可能有小黑点(腺体开口)。若继发感染,可出现红肿、疼痛或化脓。

3、处理方法

较小且无症状的囊肿可暂时观察。若出现感染,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治疗。反复发作或较大的囊肿需手术切除,通过完整剥离囊壁避免复发。日常应避免挤压囊肿,保持皮肤清洁,减少局部摩擦刺激。

若发现囊肿短期内迅速增大、破溃不愈或伴有疼痛,建议及时就诊皮肤科。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或病理活检以排除其他病变。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挑破以免感染扩散。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