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成年人尿床怎么办

王忠军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成年人尿床可能与生理或心理因素有关,通常可通过生活调理、膀胱训练、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案。

1、生活调理

睡前2小时减少饮水及含咖啡因饮料的摄入,避免食用利尿食物如西瓜等。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夜间可设置闹钟提醒排尿,逐渐建立条件反射。

2、膀胱训练

通过延迟排尿法逐渐增加憋尿时间,从5分钟逐步延长至30分钟,每日进行3-4次。盆底肌训练可采取凯格尔运动,每日收缩肛门和尿道肌肉50-100次,分3组完成。

3、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如索利那新、奥昔布宁可降低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去氨加压素能减少夜间尿液生成;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米嗪适用于伴有焦虑抑郁者,需注意口干、便秘等副作用。

4、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缓解焦虑情绪,生物反馈治疗通过仪器监测盆底肌活动进行针对性训练。每周2-3次心理疏导,持续4-8周可改善心理性尿床。

5、手术治疗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适用于膀胱出口梗阻患者,骶神经调节术通过植入电极调控膀胱功能。术后需留置导尿管1-2周,并定期复查尿流动力学。

建议记录排尿日记至少3天,包含饮水时间、排尿量及尿床发生情况。伴有糖尿病、泌尿系感染或神经损伤者需优先治疗原发病。避免自行服用利尿剂或镇静药物,治疗方案应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个性化制定。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