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子宫内膜脱落是什么意思

邹丽 妇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子宫内膜脱落通常指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发生的周期性剥脱现象,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该过程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是月经形成的重要环节。

1、生理性子宫内膜脱落

子宫内膜受雌激素和孕激素调控,当激素水平下降时,子宫内膜失去支持,螺旋动脉收缩导致缺血坏死,进而发生剥脱。这一过程通常伴随月经来潮,脱落的子宫内膜组织混合血液排出体外,形成经血。

2、月经周期的形成机制

子宫内膜脱落是月经周期中的分泌期结束阶段。在未受孕的情况下,黄体萎缩导致雌孕激素骤降,子宫内膜功能层崩解脱落,随后基底层细胞增殖修复,开始新的周期。整个月经期持续3-7天,经量约20-60ml。

3、伴随的生理现象

脱落过程中可能伴随下腹坠胀、腰骶酸痛等不适感,这是由于前列腺素分泌引起子宫收缩所致。部分女性会出现轻微腹泻、乏力等症状,通常1-3天自行缓解。

4、异常脱落的表现

若出现经期超过7天、经量过多(超过80ml)或非经期出血等情况,可能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内分泌失调等病理因素有关。异常出血需通过超声检查、性激素检测等手段明确病因。

5、生理意义

周期性脱落可清除老旧内膜,维持子宫内环境稳定。规律脱落有助于预防内膜过度增生,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而言,完整的内膜再生能力是胚胎着床的重要基础。

建议女性在月经期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经期紊乱、严重痛经或异常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到妇科就诊。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正常月经周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