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避免接触传染源、接种疫苗、做好个人防护、加强环境消毒以及及时就医等。由于猴痘可通过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日常需提高防护意识,降低感染风险。
1、避免接触传染源
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皮肤损伤、体液或被污染的物品。日常需避免接触疑似感染者,不触碰其衣物、床单等个人物品。同时应避免食用或处理野生动物,尤其是来自疫区的动物,以减少病毒暴露机会。
2、接种疫苗
天花疫苗对猴痘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评估接种必要性。高风险人群如医护人员、疫区旅行者或与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可遵医嘱考虑接种疫苗以增强免疫力。
3、做好个人防护
接触可能感染的环境或人员时,需正确佩戴医用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接触后立即用肥皂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睛等部位。在医疗机构或疫情高发区域,可增加护目镜等额外防护。
4、加强环境消毒
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感染者的衣物、床单等应单独用高温水清洗,或使用有效消毒剂浸泡后再处理。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定期清洁高频接触区域如门把手、桌面等。
5、及时就医
若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疑似症状,应立即自我隔离并前往定点医院就诊。就医时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配合进行核酸检测等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日常还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以增强体质。避免前往猴痘流行地区,减少人群密集场所的暴露。若周围出现确诊病例,应配合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隔离措施。疑似暴露者需进行21天医学观察,监测体温及皮肤状况,早发现、早干预可有效控制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