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蛙寄生虫一般传染给人的可能性较低,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是否会发生传染通常与寄生虫种类、接触方式以及个体免疫力等因素有关。
角蛙可能携带线虫、吸虫等寄生虫,其中部分种类存在人畜共患风险。例如,线虫中的某些种类若通过皮肤接触或误食进入人体,可能引发局部感染或消化道症状。但这类情况较为少见,多数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可以有效抵御。直接接触角蛙的排泄物或未彻底清洁饲养环境后触摸口鼻,可能增加感染概率。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感染风险相对较高。这类人群接触角蛙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腹痛或腹泻等症状,需特别注意防护措施。日常饲养时应佩戴手套,接触后立即用肥皂洗手,定期对饲养箱进行消毒可有效降低风险。
饲养角蛙时建议避免直接用手接触其排泄物,清理时使用专用工具。若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红肿、消化道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并进行寄生虫检测。兽医定期为角蛙驱虫也能显著减少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