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早期症状可能较为隐匿,主要包括视力模糊、眼胀头痛、虹视等,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由于个体差异,症状表现可能有所不同,需结合临床检查进行判断。
1、视力模糊
青光眼患者早期可能出现间歇性视力模糊,尤其在用眼过度或情绪波动后。眼压升高可能影响角膜透明度或导致视神经短暂缺血,从而引发视物不清。这种模糊感通常在休息后缓解,容易被忽视。
2、眼胀头痛
眼压升高可能刺激三叉神经末梢,引起眼球胀痛或同侧头痛。疼痛程度较轻,多表现为钝痛或压迫感,常被误认为用眼疲劳。部分患者在晨起或暗光环境下症状加重。
3、虹视现象
患者注视灯光时可能出现彩色光晕,如同雨后彩虹。这是由于眼压升高导致角膜上皮水肿,光线经过时发生折射异常所致。该症状在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前较常见。
青光眼早期诊断对保护视力至关重要。建议40岁以上人群、高度近视者、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定期进行眼压测量和眼底检查。若出现视物模糊伴鼻侧视野缩小、频繁眼胀等症状,应及时到眼科进行房角镜、视野检查等专业评估。早发现、早干预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