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症一般指中医所说的脱证,属于危重病证,常见于中风等疾病后期,以阳气虚脱、脏腑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该证多由久病体虚、大失血或大汗、大吐、大泻等原因导致气血阴阳严重耗损所致,需及时救治。
1、病因病机
脱证的形成多与正气极度耗损有关。长期慢性疾病消耗气血,或突发大量失血、剧烈呕吐腹泻、过度发汗等情况,均可导致体内阴阳之气无法维系。例如心阳暴脱可能因急性心肌梗死引发,气随血脱常见于外伤大出血。
2、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等虚脱征象。严重者可出现神识昏蒙、二便失禁、血压急剧下降等脏器功能衰竭表现,这些症状提示机体阴阳即将离决。
3、治疗方法
急救时需立即采取回阳固脱法。中医常用参附注射液静脉给药,配合艾灸关元、神阙等穴位。稳定期可服用生脉饮、四逆汤等方剂,同时需针对原发病进行西医抢救,如扩容、升压、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
4、预防措施
慢性病患者需定期复诊调理,避免过度劳累。有出血倾向者应注意防护,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控制血压。日常可适度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养生功法,饮食宜选用人参、黄芪等补气食材,但急性期不可自行进补。
出现疑似脱证表现时应立即平卧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拨打急救电话。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康复阶段可在中医指导下进行穴位按摩和药膳调理,但所有治疗都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