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治疗方式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选择,主要包括一般治疗、皮肤护理、退热治疗、抗病毒治疗以及重症治疗等。患儿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1、一般治疗
手足口病多由肠道病毒引起,患儿需保持充分休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等。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避免因口腔疱疹疼痛导致脱水。
2、皮肤护理
患儿手、足、臀部等部位的皮疹应避免抓挠,可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3、退热治疗
体温超过38.5℃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若体温持续不降,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两次用药间隔需超过4小时。
4、抗病毒治疗
对于病情进展较快或存在并发症风险的患儿,医生可能开具利巴韦林颗粒、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抗病毒药物,此类药物需严格按说明书剂量使用。
5、重症治疗
若患儿出现呼吸急促、四肢抖动或意识改变等神经系统症状,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需立即住院接受心电监护、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及机械通气等综合救治。
家长需每日监测患儿体温、皮疹变化及精神状态。病程中若发现孩子有拒食、嗜睡或肢体无力等异常表现,应第一时间到感染科就诊。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带患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做好餐具、玩具的日常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