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排卵期一般是指月经周期中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出卵子的阶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由于个体月经周期差异,具体时间可能有所不同。
排卵期通常指卵子从卵巢排出的时间段。对于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如28天为一周期,排卵日多在下次月经前的第14天,排卵日前5天和后4天共10天为排卵期。月经不规律的女性可通过基础体温监测、排卵试纸或超声检查辅助判断。
此阶段体内雌激素水平到高峰,刺激黄体生成素激增,引发成熟卵泡破裂。子宫内膜在孕激素作用下继续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宫颈黏液会变得清亮、拉丝度增加,利于精子穿透。
部分女性会出现轻微下腹坠痛(排卵痛),持续时间约数小时至2天。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0.5℃,阴道分泌物呈蛋清样改变。少数人可能有点滴出血或乳房胀痛等表现。
女性若计划妊娠,可在排卵期增加同房频率。若需避孕,建议结合安全套等其他避孕措施。月经周期紊乱或持续出现异常出血时,应及时到妇科就诊检查激素水平或卵巢功能。日常可通过记录月经周期、观察分泌物变化等方式了解自身排卵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