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患者可通过日常调理、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改善,若存在严重并发症时可能需手术治疗。具体方法需结合病因及病情程度,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案。
1.日常调理
胃肠炎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面条等,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刺激胃肠道。少食多餐,减轻消化负担。适当饮用温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症状。
2.药物治疗
腹泻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但需注意避免过量导致便秘。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可选用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频繁呕吐者可使用甲氧氯普胺等止吐药,胃黏膜受损者可服用硫糖铝颗粒、铝碳酸镁等胃黏膜保护剂。
3.手术治疗
多数胃肠炎无需手术,但若并发肠穿孔、肠坏死等严重情况,可能需外科干预切除病变肠段。手术适应症需严格评估,术后需配合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
改善胃肠炎期间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便血、剧烈腹痛或意识模糊等情况,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止泻药或抗生素,以免掩盖病情或诱发耐药性。用药期间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