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直肠息肉通常表现为直肠或肛门内壁的异常增生组织,外观多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颜色多为粉红色或暗红色,表面可能光滑或粗糙。其具体形态可能因息肉类型、大小及是否伴随病变而有所不同。
1.形状多样肛门直肠息肉可呈现圆形、卵圆形、分叶状等多种形态,部分息肉表面凹凸不平,可能与周围正常黏膜形成明显对比。带蒂息肉常通过细长的蒂部与肠壁相连,无蒂息肉则基底较宽且与黏膜直接相连。
2.颜色变化多数息肉呈现粉红色或暗红色,与周围黏膜颜色相近。若发生炎症或出血时,息肉颜色可变为鲜红色或紫红色,表面可见充血血管。出现缺血坏死的息肉可能呈现灰白色或黄褐色。
3.表面特征小型息肉表面多光滑湿润,随着体积增大可能出现糜烂、溃疡或出血点。绒毛状腺瘤常呈菜花状外观,表面布满细小的绒毛样凸起,触之易出血。部分息肉表面可见黏液附着或形成假膜。
4.体积差异息肉大小差异显著,早期多为直径2-5毫米的微小凸起,随着发展可达1-2厘米。巨大息肉直径可超过3厘米,可能造成肠腔狭窄。带蒂息肉长度有时可达5厘米以上,随肠蠕动可改变位置。
若发现肛门异物感、便血或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到肛肠专科就诊。通过肛门指检、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可明确息肉性质,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和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久站等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