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低是什么

杨凌志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低可能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原因有关。

1.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由于骨髓无法正常产生足够的新生大型血小板,外周血中大型血小板比例会明显下降。患者常伴有贫血、感染等症状,可通过骨髓穿刺术确诊。治疗上常使用环孢素软胶囊、司坦唑醇片等药物促进造血,必要时需输注血小板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2.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该疾病因机体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过度破坏。虽然骨髓代偿性增加血小板生成,但新生成的大型血小板在释放入血后迅速被破坏,导致检测时大型血小板比率反而降低。患者皮肤易出现瘀点瘀斑,严重者有黏膜出血。治疗多采用醋酸泼尼松片、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免疫调节药物,急性出血时可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发现大型血小板比率异常时,建议及时到血液科就诊,完善网织血小板检测、骨髓细胞学检查等评估造血功能。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慎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遵医嘱规范治疗原发病,多数情况下血小板参数可随病情改善逐渐恢复。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