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自我认同障碍等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属于人格障碍的常见类型之一。患者通常存在长期持续的心理行为异常,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包括情绪调节困难,表现为强烈的愤怒、焦虑或抑郁情绪可能在几小时内剧烈波动;人际关系呈现极端理想化与贬低化交替的模式,常因害怕被抛弃而产生过激反应;自我形象混乱导致职业选择、价值观等长期不稳定;部分患者伴随自伤、冲动消费等危险行为,约5%-10%的患者可能出现自杀行为。神经生物学研究显示这类患者前额叶皮层与边缘系统功能连接异常,对情感刺激存在过度反应。
若存在相关症状表现,建议尽早到精神心理科就诊。临床诊断需通过标准化评估工具如SCID-II量表,并排除双相情感障碍等其他精神疾病。辩证行为疗法是被证实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必要时可配合心境稳定剂等药物。患者日常可通过情绪日记、正念训练等方法增强情绪调节能力,建立稳定的人际支持系统对康复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