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否具有遗传性需根据具体类型进行判断。不同类型的糖尿病遗传风险存在差异,通常需结合遗传背景、环境因素等综合评估。
1型糖尿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该类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但遗传概率相对较低。若父母中有一方患病,子女患病风险约为5%~10%。其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通常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更为显著。研究表明,该类型糖尿病患者的直系亲属患病风险较普通人群高3~5倍,若父母均患病,子女患病概率可达50%左右。其遗传易感性与多个基因位点相关,常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但环境因素如肥胖、缺乏运动等仍是重要的诱发条件。
妊娠期糖尿病的遗传关联性相对较弱。该类型主要与妊娠期间激素变化引起的胰岛素抵抗有关,但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患病风险可增加2~3倍。这类患者产后血糖多可恢复正常,但未来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概率较普通人群高。
存在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可通过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体重控制等方式降低发病风险。建议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对于高危人群,遵医嘱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有助于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