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一般具有储存胆汁、浓缩胆汁、排泄胆汁、调节胆道压力以及辅助消化等作用。它在消化系统中扮演着协调胆汁分泌的重要角色,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消化功能。
1、储存胆汁
肝脏持续分泌胆汁,但在非消化期间,胆汁通过肝管流入胆囊内储存。胆囊的容积约为40-70ml,能够有效容纳肝脏12小时内分泌的胆汁量,避免胆汁直接排入肠道造成浪费。
2、浓缩胆汁
胆囊黏膜具有强大的吸收功能,每小时可吸收约3ml水分。通过主动吸收胆汁中的水分和电解质,胆囊可将金黄色碱性肝胆汁浓缩5-10倍,形成墨绿色黏稠的胆囊胆汁,显著提高胆汁成分的浓度。
3、排泄胆汁
进食后食物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分泌胆囊收缩素,引发胆囊平滑肌节律性收缩。同时Oddi括约肌舒张,促使浓缩胆汁经胆囊管、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这个排放过程约持续30-60分钟。
4、调节胆道压力
胆囊通过周期性收缩舒张调节胆道系统压力。当胆总管下段受阻时,胆囊扩张可缓冲胆道压力升高,避免肝内胆管压力超过30cmH₂O的安全阈值,防止出现胆汁逆流或肝损伤。
5、辅助消化
浓缩胆汁中的胆盐可降低脂肪表面张力,乳化分解脂肪颗粒。结合胰脂肪酶协同作用,促进脂肪消化产物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胆囊每天排放约600-1000ml胆汁参与消化过程。
胆囊功能的正常运作对维持消化系统健康至关重要。若出现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或黄疸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超声检查或CT扫描明确诊断。对于已确诊的胆囊疾病患者,应遵医嘱规范治疗,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以保护胆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