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发涩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口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有关。若症状持续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短时间内摄入过多含单宁酸的食物(如未成熟的柿子),或饮水过少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均可能使口腔黏膜暂时失去润滑感。此外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也可能刺激口腔黏膜,引发干涩感。这种情况通常调整饮食、增加饮水量后即可缓解。
2、口腔疾病
口腔溃疡、口腔真菌感染等疾病发生时,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会改变口腔环境。念珠菌感染可形成白色假膜覆盖黏膜,影响唾液对黏膜的滋润作用,常伴有灼痛感。这种情况可遵医嘱使用西地碘含片、口腔溃疡散、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消化系统疾病
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酸和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酸性物质会直接损伤口腔黏膜细胞,导致黏膜脱水并产生涩感。此类患者常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药物控制胃酸分泌。
日常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进食过烫或刺激性食物。若口腔发涩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吞咽困难、黏膜糜烂等情况,需及时到口腔科或消化内科就诊,通过唾液分泌测试、胃镜检查等手段明确病因。需特别注意的是,正在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抗抑郁药(如盐酸氟西汀)等可能影响唾液分泌药物的人群,应及时向医生反馈用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