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止痛治疗、营养神经治疗、局部外用药物以及物理治疗等。早期规范治疗有助于缩短病程并降低后遗神经痛风险。
1、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是带状疱疹的核心治疗手段,可抑制病毒复制。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片、盐酸伐昔洛韦胶囊、泛昔洛韦片等口服制剂,通常需在发病72小时内开始使用。对于免疫缺陷或病情较重者,可能需静脉注射更昔洛韦等药物。
2、止痛治疗根据疼痛程度选择不同阶梯药物,轻度疼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中重度神经痛可选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严重疼痛时可能需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等阿片类药物。
3、营养神经治疗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能促进受损神经修复,常与止痛药物联合使用。部分患者可配合注射用腺苷钴胺等针剂进行肌内注射治疗。
4、局部外用药物皮损未破溃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疱疹破裂后需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眼部受累时需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同时联合糖皮质激素眼膏控制炎症。
5、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氦氖激光等物理疗法可促进皮损愈合,缓解神经炎症。恢复期采用红外线、微波等治疗有助于改善局部循环,减少神经痛持续时间。
患者发病期间需保持皮损清洁,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若出现高热、剧烈头痛或视力异常,应立即就医。所有药物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特别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需严格掌握适应症。病预后可通过规律作息、适度锻炼等方式提高免疫力,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