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原发性痛经通常与月经期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前列腺素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导致子宫缺血缺氧引发疼痛,这种疼痛多出现于月经第1-2天,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酮洛芬肠溶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当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种植到盆腔或其他部位时,月经期局部病灶出血会刺激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引发下腹部疼痛并放射至腰骶部,疼痛常于经前1-2天开始,可能伴有性交痛或排便痛。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诺孕素片、醋酸甲羟孕酮分散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腺体侵入子宫肌层会导致子宫均匀性增大,经期子宫肌层内的内膜组织出血会引发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疼痛可能持续整个经期并伴有经量增多。一般需要遵医嘱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达那唑胶囊等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如果痛经程度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或伴随异常出血等情况,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通过超声检查、血清CA125检测等方式明确诊断。治疗期间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