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G在医学上是指心电图,主要用于记录心脏电活动以评估心脏功能。其应用通常包括检测心律失常、判断心肌缺血、评估心脏结构异常、监测电解质紊乱以及观察治疗效果等。
1、检测心律失常
心电图能够通过记录心脏电信号的频率和节律,识别房颤、室性早搏等异常心律。例如,P波缺失或QRS波群宽大畸形可能提示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2、判断心肌缺血
当心肌供血不足时,心电图可能出现ST段压低或T波倒置等特征性改变。这些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心绞痛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导进一步治疗。
3、评估心脏结构异常
心脏扩大、肥厚等结构性改变会反映在QRS波群的电压和形态上。如左室高电压可能提示左心室肥大,结合临床资料可辅助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等疾病。
4、监测电解质紊乱
血钾、血钙等电解质水平异常会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例如,高钾血症可能导致T波高尖,低钙血症则可引起QT间期延长,心电图可提供快速筛查线索。
5、观察治疗效果
植入心脏起搏器后,心电图可确认设备工作状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期间,定期复查能评估疗效及药物相关性QT间期延长等不良反应。
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具体诊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心电图结果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患者应积极配合临床评估与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