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通常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症状和身体反应存在差异,需注意观察并及时处理。
1、体温上升期
此阶段由于体温调定点上移,身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导致体温逐渐升高。患者常出现畏寒、寒战、皮肤苍白、四肢冰凉等症状。此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重不适。
2、高温持续期
体温已达到调定点新高度并趋于稳定,产热与散热处于平衡状态。患者表现为皮肤潮红、干燥、呼吸心跳加快,可能伴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此期需多饮水促进代谢,并可通过物理降温帮助散热。
3、体温下降期
体温调定点恢复至正常水平,机体通过大量出汗等方式加速散热。患者体温逐渐回落至正常,常出现全身大汗、皮肤湿润、口渴等表现。此时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若体温超过38.5℃或伴随意识改变、抽搐、持续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需保持环境通风,合理使用退热药物并监测体温变化,避免捂汗导致体温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