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宝宝哭闹的常见原因

郝薇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宝宝哭闹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肠痉挛、感染性疾病等病理性原因有关,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1、生理性原因

婴幼儿通过哭闹表达需求,饥饿是最常见诱因,表现为哭声短促有节奏感。尿布潮湿时,尿液刺激臀部皮肤可能引起不适性哭闹。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衣物过紧等物理刺激,或缺乏安全感需要安抚时,也会出现间歇性哭闹。及时喂哺、更换尿布或轻拍安抚后,哭闹通常可缓解。

2、肠痉挛

约20%婴儿可能出现功能性胃肠紊乱,表现为每天固定时间持续哭闹3小时以上,每周超过3天。发作时婴儿面部潮红、腹部胀气、双腿蜷曲,可能与肠道发育不完善、乳糖不耐受有关。可遵医嘱使用西甲硅油乳剂、乳糖酶滴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调节肠道功能。

3、感染性疾病

急性中耳炎患儿平躺时耳部压力增加,会出现尖锐哭叫并用手抓耳。呼吸道感染时,鼻腔分泌物倒流引发呛咳,哭声中带有明显鼻音。泌尿系感染可能伴随排尿哭闹、尿液浑浊,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细菌感染时可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

若调整喂养方式并满足基本需求后,哭闹仍持续超过1小时,或伴有发热、呕吐、皮疹等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到儿科门诊就诊。通过血常规、过敏原检测、腹部超声等检查手段明确病因,避免自行使用镇静类药物。日常喂养时注意记录进食量与哭闹时间的关联性,有助于医生鉴别诊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