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性皮炎的发生通常与紫外线过度照射、接触光敏物质以及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等因素有关。该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或灼热感,需及时明确诱因并治疗。
1、紫外线过度照射
长时间暴露于强烈阳光下,紫外线中的UVA和UVB会损伤皮肤细胞,导致炎性介质释放,引发局部红斑、水肿。户外活动时未做好防晒措施或皮肤对紫外线敏感的人群更易出现此类反应。
2、接触光敏物质
部分药物如四环素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或接触某些植物(如芹菜、香菜)、化妆品成分后,可能增加皮肤对光的敏感性。这类物质在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诱发皮炎发作,常伴有丘疹或水疱。
3、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本身存在湿疹、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疾病者,表皮保护能力较弱。紫外线更容易穿透角质层,加剧炎症反应。此外,皮肤干燥脱屑时屏障功能下降,也容易受外界刺激诱发皮炎。
日常需注意避免长时间日晒,外出时使用防晒霜、穿戴遮阳帽。若出现皮肤红肿、灼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炉甘石洗剂、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缓解。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水疱破溃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并进行光敏感试验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