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出血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等疾病因素有关。日常摩擦或哺乳期损伤可能引发该症状,若反复出血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期穿着过紧的衣物可能因反复摩擦导致乳头表皮破损出血,哺乳期女性可能因婴儿吮吸过度或哺乳姿势不当造成乳头皲裂出血。这类情况通常为鲜红色血液,出血量较少,可伴随局部疼痛。需及时更换柔软内衣,哺乳后涂抹羊脂膏等润肤剂保护皮肤,若存在感染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药。
2、导管内乳头状瘤
该疾病多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瘤体血管丰富且质地脆弱,轻微触碰即可导致乳头溢血。患者可能在非哺乳期出现单侧乳头血性溢液,部分可触及乳晕区小结节。确诊需通过乳腺超声、乳管镜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通常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
3、乳腺癌
当肿瘤侵犯乳腺导管或伴有乳头湿疹样改变时,可能出现血性分泌物。典型表现包括乳头回缩、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无痛性肿块等。需通过钼靶、核磁共振及病理活检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性手术,配合紫杉醇、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或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治疗。
若发现乳头出血,建议先排除哺乳损伤或衣物摩擦等生理因素。持续出血超过一周、血液呈暗红色或伴有乳房肿块时,应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日常需避免暴力揉搓乳房,每月进行乳房自检,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接受乳腺超声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