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剂一般指催吐剂,属于通过刺激胃部或中枢神经引发呕吐反应的药物或物质。其应用需严格遵循医疗指导,避免自行使用,以免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催吐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刺激胃黏膜或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的呕吐中枢,促使胃内容物排出。例如,某些药物如阿扑吗啡可激活中枢多巴胺受体,快速引发呕吐反射;而吐根糖浆等则通过刺激胃黏膜促使呕吐。这类药物通常用于误服毒物后的紧急处理,帮助减少毒物吸收,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
使用催吐剂存在严格限制。若误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或患者意识不清、有消化道出血风险时,催吐可能加重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此外,婴幼儿、孕妇及部分基础疾病患者也需禁用。现代医学中,洗胃、活性炭吸附等方法已逐渐替代催吐剂,因其可控性更高且风险更低。
任何情况下使用催吐剂前均应联系急救中心或中毒控制机构。日常生活中应妥善存放药品及危险品,避免误服情况发生。如需紧急处理,应在医疗人员指导下规范操作,切勿盲目催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