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清总蛋白测定是查什么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血清总蛋白测定主要用于评估肝脏功能、肾脏功能、营养状况以及某些免疫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该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总量,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蛋白质代谢异常或相关疾病。

1、肝脏疾病筛查

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主要器官。当肝脏功能受损时,如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白蛋白合成减少可能导致血清总蛋白水平下降。同时,若伴有球蛋白代偿性升高,总蛋白可能保持正常或轻度降低。

2、肾脏疾病评估

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会导致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流失,尤其是白蛋白丢失更为显著。此时血清总蛋白水平可能降低,同时伴随水肿等症状,需结合尿蛋白检测综合判断。

3、营养状态监测

长期营养不良、严重消化吸收障碍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血清总蛋白水平可能明显下降,常表现为白蛋白和球蛋白同步减少。

4、免疫系统疾病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会导致单克隆球蛋白异常增高,此时总蛋白水平可能显著升高。此类情况通常伴有球蛋白比例异常,需结合免疫固定电泳等进一步检查。

5、恶性肿瘤辅助判断

某些恶性肿瘤可能引起蛋白质代谢紊乱,如肝癌可能伴随白蛋白降低和球蛋白升高,胃癌等消耗性疾病可能导致总蛋白水平下降。但需结合肿瘤标志物等检查综合判断。

若血清总蛋白检测结果异常,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等相关检查。医生会根据具体数值变化趋势、其他检验结果及临床表现综合评估,切勿自行解读或用药。对于慢性疾病患者,定期监测血清总蛋白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