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活动性肝炎是指肝脏因长期炎症反应导致肝细胞持续受损的一种疾病状态,通常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或药物损伤等因素引起。其特点是肝组织存在活动性炎症和坏死,可能逐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病因多样,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因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也会引发持续性炎症。长期酗酒或使用肝毒性药物(如异烟肼)同样可能损伤肝脏。患者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血液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和胆红素异常。若未及时干预,肝脏纤维化会逐渐加重,最终影响肝功能。诊断需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和肝组织活检,治疗上需针对病因选择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索磷布韦)、免疫调节剂(如泼尼松)或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患者应严格戒酒,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饮食需低脂高蛋白并补充维生素。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腹水、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