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酸通常需按照清洁、选择合适浓度、建立耐受、控制频率、加强保湿等步骤进行,具体操作需根据个人肤质调整。皮肤敏感者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操作,避免过度刺激引发不良反应。
1、清洁
刷酸前需彻底清洁皮肤,使用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产品去除表面油脂、灰尘及化妆品残留。清洁后可用一次性洁面巾擦干,避免因毛巾重复使用导致细菌沾染,影响后续操作安全性。
2、选择合适浓度
初次刷酸建议从低浓度酸类产品开始,例如果酸(3%-5%)、水杨酸(0.5%-1%)。油性皮肤可选择水杨酸改善毛孔堵塞,干性皮肤更适合杏仁酸等温和型酸。浓度超过10%的果酸或2%的水杨酸需在美容医师指导下使用。
3、建立耐受
首次使用前需在耳后或手腕内侧做过敏测试,观察24小时无红肿刺痛方可上脸。初期每周使用1-2次,停留时间控制在3-5分钟,两周后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延长至10分钟,但不宜超过产品说明建议时长。
4、控制频率
健康皮肤每周刷酸不超过3次,敏感肌建议间隔3天以上。刷酸期间需观察皮肤状态,若出现持续泛红、脱屑或刺痛应立即停用。医美机构进行的深层刷酸(如果酸换肤)需间隔4-6周进行。
5、加强保湿
刷酸后需立即使用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的保湿产品修复屏障,后续72小时内应严格防晒,优先选择物理防晒措施。避免叠加使用含酒精、烟酰胺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防止加重皮肤干燥。
刷酸后24小时内不宜使用去角质产品或洁面仪,建议在晚间进行以避光。若操作后出现持续性红斑、灼热感超过48小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医美级刷酸项目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评估皮肤状态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