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温泉可能会感染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疾病、消化道感染以及眼部感染等疾病,这些感染通常与温泉水质、个人卫生状况或免疫力水平有关,需注意防范。
1、皮肤感染
温泉环境温暖潮湿,容易滋生真菌和细菌。若皮肤存在微小破损或免疫力低下,可能引发足癣、毛囊炎等感染。真菌感染多因接触被污染的池水或共用物品传播,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或脱屑。
2、泌尿系统感染
温泉水若消毒不彻底,可能含有大肠杆菌等致病菌。长时间浸泡时,细菌可能通过尿道口逆行感染,引起膀胱炎或尿道炎,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女性因尿道较短更容易发生。
3、妇科疾病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特殊,温泉水中的病原体可能破坏阴道菌群平衡,诱发细菌性阴道炎或外阴炎。经期或免疫力低下时感染风险更高,可能出现分泌物异常、外阴瘙痒等表现。
4、消化道感染
吞入被隐孢子虫、诺如病毒污染的温泉水可能导致胃肠炎。儿童在戏水时呛水风险较高,可能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脱水。
5、眼部感染
温泉水中的氯胺化合物、病原微生物可能刺激结膜,引发结膜炎。表现为眼睛红肿、分泌物增多,佩戴隐形眼镜者因镜片吸附杂质更易发病。
建议选择正规消毒的温泉场所,浸泡前后用清水冲洗身体。避免呛水或吞咽池水,女性经期不宜入浴。浸泡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离池后及时擦干身体敏感部位。若出现皮肤红肿、尿路刺激或消化道症状,应尽早就医排查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