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封堵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性医疗器械。它主要用于封闭心脏或大血管之间的异常通道,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从而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
心脏封堵器通常由镍钛合金等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具有形状记忆特性。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导管将折叠状态的封堵器输送至心脏缺损部位,释放后自动展开成双盘状结构,分别固定在缺损两侧,阻断异常血流。该器械的植入属于微创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经股静脉或股动脉路径完成,避免了传统开胸手术的创伤。临床数据显示,该方法对直径≤36mm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成功率可达95%以上,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低于3%。
植入心脏封堵器后,患者需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3-6个月预防血栓形成,术后1、3、6个月需复查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封堵效果。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封堵器移位、心包积液等并发症,若术后出现胸痛、心悸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