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安神常用的位置包括百会穴、神门穴、内关穴、心俞穴以及三阴交穴等,这些穴位通过艾灸刺激可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起到安神助眠的作用,但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操作。
1、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此穴为督脉要穴,艾灸此处能升阳固脱、宁心安神,适用于头痛、失眠、焦虑等症状。操作时可将艾条悬于穴位上方2-3厘米处,以局部温热感为宜,每次灸10-15分钟。
2、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作为手少阴心经原穴,艾灸此穴可清心泻火、镇静安神,常用于心悸、失眠、健忘等症。艾灸时建议采用温和灸法,距离皮肤约3厘米,每侧穴位灸5-10分钟。
3、内关穴
该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属手厥阴心包经,艾灸此处能宽胸理气、宁神和胃,对失眠伴胸闷、恶心者有改善作用。施灸时注意避开腕部血管,可配合旋转灸法增强效果。
4、心俞穴
心俞穴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作为心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艾灸此处可调理心气、安神定志,适用于心慌、多梦等症。操作时需俯卧位,使用艾灸盒更便于定位,每次灸15-20分钟。
5、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此穴为肝脾肾三经交汇处,艾灸能调和气血、滋阴安神,对女性更年期失眠效果显著。建议每日睡前灸双侧穴位各10分钟,注意防止烫伤。
艾灸过程中需控制艾条与皮肤的距离,避免灼伤。对于阴虚火旺或皮肤敏感者,建议缩短艾灸时间。日常可配合穴位按摩、热水泡脚等方式协同改善睡眠,若长期存在失眠问题,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