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术后出血可以通过局部压迫止血、药物止血、缝合处理、预防感染以及调整饮食等方法改善。若出血量较大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复诊处理。
1、局部压迫止血
拔牙后轻微渗血通常是正常现象,可用无菌棉球或纱布卷成团后咬在创口处,通过局部加压促进血凝块形成。一般需持续咬合30-60分钟,期间避免频繁更换棉球或说话,以免影响止血效果。
2、药物止血
对于凝血功能较差或渗血较多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凝血酶冻干粉等外敷止血药物,直接撒在创面帮助收缩血管。必要时可口服氨甲环酸片辅助改善凝血功能。
3、缝合处理
若存在牙龈撕裂或较大血管损伤导致的活跃性出血,需由医生重新进行清创术后使用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并配合电凝止血等操作封闭出血点。术后需咬合纱布至少1小时。
4、预防感染
术后24小时内可用冰袋间断冷敷面部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避免用吸管饮水或用力漱口。
5、调整饮食
术后24小时内建议进食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牛奶,避免辛辣刺激或过热饮食。48小时后逐渐过渡到软食,使用健侧咀嚼,避免食物残渣进入创口影响愈合。
拔牙后需保持口腔清洁,术后24小时可以轻柔漱口。若出现大量鲜红色血液持续流出、血凝块脱落或剧烈疼痛,可能提示继发性出血或干槽症,需立即就医处理。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严格遵循医嘱复诊拆线或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