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通常在7~10个月学会爬行,但具体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可能受肌肉力量、体重、环境因素等影响。部分孩子可能稍早或稍晚开始爬行,也有少数孩子会跳过爬行直接学习站立行走。
1、肌肉发育程度
爬行需要颈部、背部和四肢肌肉的协调配合。若孩子核心肌群发育较好,可能在6~7个月出现匍匐前进的动作,随着肌肉力量增强,逐渐发展为标准的手膝爬行姿势。家长可通过俯卧训练帮助孩子锻炼上肢支撑力。
2、体重因素
体型偏胖的孩子因身体负荷较大,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发展出足够的肌肉力量来完成爬行动作。建议这类孩子每天进行适量的翻身和趴卧练习,但需避免过度疲劳。
3、环境刺激
提供安全宽敞的爬行空间能促进孩子探索欲望。若孩子长期被抱在怀中或限制在婴儿床内,可能延迟爬行能力的发展。可在地面铺设爬行垫,用玩具引导孩子移动,每天练习20~30分钟。
每个孩子的运动发育节奏不同,只要在4~15个月期间出现爬行行为均属于正常范围。家长应避免过度比较,注意保持地面平整并移除危险物品。若孩子18个月仍无法移动身体或存在明显运动发育滞后,建议到儿童保健科进行发育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