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米泔水样粪便见于什么病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米泔水样粪便一般呈灰白色稀水样,多见于霍乱、细菌性痢疾、轮状病毒肠炎等疾病,这类粪便表现通常与肠道感染或分泌性腹泻有关,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

1、霍乱

霍乱弧菌感染会引起肠道分泌大量液体,导致米泔水样粪便,每日排便量可达数千毫升。患者常伴有喷射状呕吐、肌肉痉挛及严重脱水。治疗需立即进行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同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多西环素片、盐酸环丙沙星片、阿奇霉素胶囊等抗生素。

2、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属感染严重时可能出现水样便,伴随发热、腹痛及里急后重感。粪便初期可为稀水样,后期转为黏液脓血便。治疗通常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菌药物,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轮状病毒肠炎

婴幼儿多见轮状病毒感染,典型症状为黄色或白色水样便,每日排便10-20次,伴有呕吐和低热。成人感染可能出现米泔水样便,但症状较轻。治疗以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对症支持为主,多数患者5-7天自愈。

若出现米泔水样粪便,特别是伴随严重脱水、血压下降或高热时,需立即前往感染科就诊。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需进行消化道隔离治疗。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生冷食物,腹泻期间建议饮用含电解质的补液盐。所有抗菌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