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破伤风抗毒素的危害有哪些

袁伟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破伤风抗毒素作为被动免疫制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血清病、局部反应、过敏性休克以及交叉反应等危害。使用前需严格评估过敏史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过敏反应

破伤风抗毒素来源于马血清,含有异种蛋白成分。部分患者注射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等速发型过敏反应,严重时可累及呼吸道和循环系统,这种情况通常在注射后数分钟至2小时内发生,与个体免疫系统对异种蛋白的过度敏感有关。

2、血清病

约5-10%的受种者在用药后1-2周可能出现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这种Ⅲ型变态反应是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毛细血管壁,激活补体系统引发炎症反应所致,通常具有自限性但需要医学观察。

3、局部反应

注射部位常见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炎症反应,发生率约为15-30%,这些症状多与药物理化性质刺激局部组织有关,通常48小时内自行缓解,冷敷可帮助减轻不适。

4、过敏性休克

发生率约为0.03-0.15%的严重速发型超敏反应,表现为血压骤降、喉头水肿、意识丧失等危急症状,这种情况需要立即肾上腺素抢救,其发生机制与IgE介导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密切相关。

5、交叉反应

既往接触过马血清制品者可能出现交叉过敏,因其体内已存在特异性IgE抗体,这种免疫记忆效应可能导致再次接触时反应程度加重,甚至诱发严重过敏现象。

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前必须进行规范的皮肤过敏试验,即使皮试阴性者仍需警惕延迟性过敏反应的可能。用药后建议留观30分钟以上,出现心慌、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时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对于高风险人群,可优先选择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