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是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疾病总称,通常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脏瓣膜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不同类型,这些疾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各有差异,需根据具体类型进行针对性干预。
1、冠心病
冠心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发心肌缺血缺氧。患者可能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必要时需进行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
2、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指心脏电活动异常导致心跳节律紊乱,可能表现为心悸、头晕或晕厥。常见类型包括房颤、室性早搏等。一般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等药物调节心律,部分患者需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
3、心肌病
心肌病与心肌结构异常相关,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常导致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需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部分病例需心脏移植。
4、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开闭功能异常可影响血液流动方向,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或老年退行性病变。典型症状包括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等。轻度病变可观察,严重者需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
5、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源于胎儿期心脏发育异常,如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患儿可能出现发绀、发育迟缓等症状。部分小型缺损可自愈,复杂畸形需在儿童期进行外科矫治手术,术后需定期随访心功能。
若出现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等表现,建议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过度劳累,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吸烟者应尽早戒烟,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制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