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脱臼后可通过口内复位法、口外复位法、器械辅助复位、手术复位等方式处理。常见复位方法包括口内复位法、口外复位法等,具体需由专业医生操作,避免自行尝试。若脱臼反复发作或手法复位失败,需考虑进一步治疗。
1、口内复位法
患者取坐位,头部固定于墙面或椅背。医生双手拇指包裹纱布后伸入口腔,按压下颌磨牙区并向下施力,其余手指托住下颌体向上方推动,同时让患者放松并做后缩下颌的动作。当听到弹响且咬合关系恢复时,表明复位成功,复位后需用绷带固定2-3周限制张口。
2、口外复位法
适用于牙关紧闭或肌肉痉挛明显的患者。医生拇指置于下颌骨髁突外侧,其余手指固定下颌角,通过向后方、下方持续施压,配合患者主动做张口闭口动作,促使髁突滑回关节窝。此法可避免手指被咬伤的风险。
3、器械辅助复位
对于肌肉痉挛严重或多次复发的患者,可以使用头帽颏兜等器械进行牵引复位。通过持续弹性牵引力逐渐拉伸咀嚼肌群,降低关节腔内压力,待髁突位置松动后再行手法复位。复位后需结合颌间固定装置维持稳定性。
4、手术复位
若脱臼超过3周未复位形成陈旧性脱臼,或并发关节盘穿孔、关节结构破坏时,需在全麻下切开复位并行关节囊紧缩术。术后需颌间结扎4周,并配合张口训练预防关节强直。
下颌脱臼复位后应避免大笑、打哈欠等大张口动作,进食软质食物2-4周。反复发作性脱臼患者建议进行咬合板治疗或注射硬化剂。急性期可冷敷减轻肿胀,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药物。若自行复位失败或出现持续疼痛、张口受限等情况,需立即到口腔颌面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