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换牙的顺序和时间通常遵循一定的规律,一般在6岁左右开始,12岁左右结束。换牙顺序多为下乳中切牙、上乳中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以及第二乳磨牙依次脱落,具体时间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1、下乳中切牙
儿童换牙通常从下乳中切牙开始,即下颌中间的两颗牙齿,这类牙齿的脱落时间多在6-7岁,恒牙萌出后逐渐替代乳牙的位置。由于下切牙牙根吸收较早,且恒牙胚位置较浅,因此成为最早更换的牙齿。
2、上乳中切牙
上颌中间的乳切牙脱落时间稍晚,通常在7-8岁。上颌骨发育较下颌稍慢,且恒牙胚位置较深,导致替换时间相对延迟。此时需注意恒牙萌出方向,避免出现牙齿排列不齐。
3、第一乳磨牙
位于口腔后方的第一乳磨牙一般在9-11岁脱落,这类牙齿承担较多咀嚼功能,牙根结构复杂,吸收过程较慢。恒牙萌出时可能出现牙龈肿胀,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4、乳尖牙
乳尖牙脱落时间约为10-12岁,位于侧切牙和第一乳磨牙之间。其牙根粗壮且位置较深,恒牙胚发育时间较长。若乳尖牙滞留可能影响恒牙正常萌出,需及时干预。
5、第二乳磨牙
最后更换的是第二乳磨牙,通常在10-12岁完成替换。该牙齿位于牙列末端,恒牙萌出时需足够颌骨空间。若出现乳磨牙早失,可能影响恒牙排列,建议使用间隙保持器。
换牙期间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乳牙龋坏影响恒牙发育。若出现乳牙滞留、恒牙萌出困难或牙齿排列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咬合问题,保障牙齿正常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