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通常可分为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萎缩性阴道炎以及非特异性阴道炎等类型。具体类型需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进行区分。
1、细菌性阴道病
主要由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引起,如乳酸杆菌减少而其他厌氧菌过度增殖。患者可能出现灰白色稀薄分泌物,伴有鱼腥味,部分人群可能无明显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等药物。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因假丝酵母菌(念珠菌)感染所致,常见症状为外阴瘙痒、灼痛,白带呈豆腐渣样。妊娠、糖尿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诱发此病。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阴道片、硝酸咪康唑栓等抗真菌药物治疗。
3、滴虫性阴道炎
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属于性传播疾病。典型症状包括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伴有外阴瘙痒和尿痛。治疗需遵医嘱口服甲硝唑片或替硝唑片,性伴侣需同时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4、萎缩性阴道炎
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阴道黏膜萎缩、抵抗力降低。患者可能出现阴道干涩、同房疼痛或淡红色分泌物。治疗可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或结合润滑剂改善症状。
5、非特异性阴道炎
多因物理化学刺激、异物残留或卫生习惯不良导致,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且异味明显。需去除诱因,并根据情况使用甲硝唑栓等药物控制炎症。
若出现异常分泌物、瘙痒或异味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妇科就诊,通过白带常规检查明确具体类型。治疗期间需避免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并选择棉质透气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