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通常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主要与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相关。其病程呈进行性发展,可伴随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1、疾病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由于气道和肺泡结构异常导致的持续性呼吸道阻塞。典型病理改变包括气道炎症、黏液分泌增多以及肺泡壁破坏,这些变化使患者呼气时气流受限,出现呼吸不畅。病情进展可能引发肺功能不可逆性下降。
2、病因与诱因
长期吸烟是主要致病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持续损伤气道黏膜。职业性粉尘接触、室内生物燃料燃烧产生的烟雾、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也可诱发疾病。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会增加患病风险。
3、治疗与管理
稳定期常用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改善通气,重症患者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急性加重期需根据感染情况使用抗生素,并进行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肺康复训练和长期家庭氧疗可延缓肺功能恶化。
日常需严格戒烟并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评估病情进展,中重度患者可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降低急性发作风险。出现气促加重或咳痰量增加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