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逆行性牙髓炎

张耀国 口腔科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三甲

逆行性牙髓炎是一种由牙周组织感染逆向发展至牙髓的疾病。当牙周病变累及深层组织时,细菌及毒素可通过根尖孔或侧副根管逆行侵入牙髓,导致牙髓发生炎症反应,属于感染性牙髓炎的一种特殊类型。

该病的发生主要与牙周病有关。牙周袋内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持续刺激牙周组织,当炎症向根尖方向扩散时,病原体可通过牙骨质小管或根尖孔进入牙髓腔。牙周袋深度超过5毫米、根分叉病变、牙齿松动度达Ⅱ度以上时,逆行感染风险显著增加。患者常伴有牙龈出血、牙周溢脓等症状。

临床表现具有双重特征。牙齿可能出现自发性阵痛或持续性跳痛,冷热刺激可诱发或加重疼痛,部分患者出现咬合痛或夜间痛加剧。牙体通常无龋损,但存在深牙周袋、牙齿松动等牙周病体征,叩诊可能出现不适感,温度测试反应与普通牙髓炎相似。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牙周探诊可发现超过根长1/3的深牙周袋,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达根尖1/3区域,电活力测试可能显示牙髓反应迟钝。需注意与急性根尖周炎、三叉神经痛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需采取牙髓与牙周联合治疗。急性期需开髓减压缓解疼痛,实施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牙髓。同时进行系统的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操作。对于牙周破坏严重、松动度达Ⅲ度的患牙,需评估拔牙指征。治疗后需定期维护牙周健康,控制菌斑再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