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月经周期通常为21~35天,平均为28天。经期一般持续2~7天,经量在20~60ml之间。由于个体差异,月经周期可能因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月经周期的规律性与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通过激素调节子宫内膜周期性增生和脱落,形成月经。若激素水平失衡,可能导致周期缩短或延长。疾病因素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子宫肌瘤等,可能干扰激素分泌或影响子宫环境,造成月经紊乱。部分药物如激素类药物、抗凝药或精神类药物,可能通过影响激素代谢或凝血功能改变经期表现。
长期精神压力、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可能抑制下丘脑功能,导致暂时性闭经。环境改变或时差变化可能通过影响生物钟干扰月经周期。建议女性通过记录月经日记监测周期变化,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减重。若出现周期短于21天、长于35天或经期超过7天等情况,建议及时到妇科就诊检查激素水平或进行超声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