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眼能否治好通常与患者年龄、病情程度等因素有关。儿童轻度远视可能随生长发育改善,而成人远视多需长期矫正,无法真正治愈。
儿童远视可能属于生理性现象。由于儿童眼球发育尚未完全,部分会出现轻度远视,这种生理性远视度数通常不超过+3.00D。随着眼球轴向增长,大部分儿童在7-8岁时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甚至消失。但高度远视可能引发弱视,需及时进行光学矫正和视觉训练。
成人远视属于屈光不正的器质性改变。眼球前后径过短或屈光力不足导致的远视,可通过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对于有摘镜需求者,屈光手术如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等可改善视力,但并不能改变眼球解剖结构异常的本质。
各类矫正方法均能达到正常视力。规范佩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片是最基础有效的矫正方式,屈光手术可使部分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达到1.0以上。但所有矫正手段都需要定期复查,特别是儿童患者需每3-6个月进行屈光度监测。
建议远视患者尤其是儿童群体尽早就诊。3岁起应建立视力档案,及时发现高度远视或屈光参差。成人出现视疲劳、头痛等伴随症状时应重新验光调整镜片度数。所有治疗应在眼科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使用非正规矫正器具加重眼部负担。